江苏省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江苏省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李小云等:和美是中国式的乡村价值追求
发布时间:2022-11-17     浏览次数:     来源:农民日报

  嘉宾

  李小云 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张琦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党总支书记

  卢关荣 浙江省金华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局长

  主持人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孟德才 刘知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体现了乡村建设从形到神的更高要求,进一步拓展了乡村振兴的丰富内涵,为新征程上乡村建设建什么、怎么建、建成什么样指出了更加明确、更为宽广的前进方向。如何理解“和美”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应保持怎样的标准?推进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本期对话邀请李小云、张琦、卢关荣三位嘉宾,共同探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理念与路径。

  

  “和”的要求实质上与共同富裕理念一脉相承。将“和”的要求写入乡村建设目标,是在乡村建设行动中贯彻落实共同富裕理念的具体要求

  

  主持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您认为什么样的乡村才能称之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其标准应从哪几个方面来衡量?

  李小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首先要在多个方面缩小城乡差距,缩小城乡差距不仅是乡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因此,我认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应该以四个方面作为衡量指标:第一个指标是缩小城乡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包括路、供水、环境卫生、美化绿化等,要改变乡村不够和美的视觉景观,还原山水美景和田园风光,实现“宜居”,没有“宜居”就不可能有“宜业”。第二个指标是“宜业”,“宜业”的核心是要有能让农民受益的产业业态,让村民能够在乡村更体面、更有成就感地就业,今天乡村经济应主要服务于支撑留在乡村的人口的生计和福利。第三个指标是保护好绿水青山。中国乡村虽然居住的人口越来越少,但是乡村所覆盖的国土面积依然占到了90%以上,乡村建设承担着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职责,要凸显生态良好的内涵。最后一个指标是治理和文化的和谐。乡村建设不仅是硬件的改造,更重要的是基于中国传统,并在现代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和谐的乡村治理机制,以及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农耕文化。

  张琦:乡村建设除了在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等四个方面建立标准之外,还应关注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和”提出的新要求。在这一方面,国外的一些衡量经验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比如,有些国家在乡村建设的衡量中引入了村庄安全和生命安全的指标。韩国的农民渔民福利状况调查中,除了对教育、文化休闲、医疗、社会安全网、环境景观等进行调查外,还专门设置了基本生活条件调查,包括房屋设施、供暖、房屋装修、供水、垃圾、污水、村庄安全、生命安全等项目。

  卢关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指明了新时代乡村建设发展的三个阶段和迭代升维目标,即乡村建设前提是“宜居”,乡村发展基础是“宜业”,乡村生活幸福标志是“和美”。“宜居”就是要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综合整治,增强乡村的舒适度和吸引力。“宜业”就是要让农村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要让新乡贤、新青年下乡有新的创业平台,要让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共享乡村建设发展红利。“和美”则是全面和谐之美,是全域美、村庄美、田园美、人文美、生活美的全景式美丽集锦,也是产业和、生态和、文化和、社会和、治理和的乡村生活共同体。

  

  主持人:从“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再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体现了我国乡村建设思路怎样的发展变化?为什么现在要强调“和美乡村”?

  张琦:这些表述是对乡村建设认识持续深化和全面化的过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增加了“和”的要求,让乡村建设的范围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建设“和美”乡村就要求乡村建设不仅要重视看得见的硬件设施建设,也要重视看不见的精神文明建设。

  “和”的要求实质上是与共同富裕理念一脉相承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和”的要求写入到乡村建设目标里面,是在乡村建设行动中贯彻落实共同富裕理念的具体要求。同时,“和”的要求也是符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我国在收入水平上迈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虽然农民的收入相对较低,但是也在快速增长。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层次也将不断提高,尤其是精神层面的需求会越来越高。当前,在乡村建设当中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是理所当然,也是契合时机的。

  李小云:虽然只有几个字的变化,但其中不仅体现了乡村建设思想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发展观的转变。这一转变的核心是中国式现代化。从乡村角度讲,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着小农长期存在的客观现实,因此需要将宜居宜业作为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是实现小农现代化的客观需要。与此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又是一个在绿色发展理念下不断推进的过程,绿色发展不仅仅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强调“和美乡村”正是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建设的核心是确保留在乡村的人生计和福利的改善,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和实现共同富裕,在今天乡村发展产业的最重要目标是如何确保农民收入的增加

  

  主持人:过去的乡村建设,更多注重“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而当前强调的“和美”二字则更加注重乡村建设中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怎么理解这样的转变?

  卢关荣:“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是在经济短缺、物质匮乏时代,各级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文化不但有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精神价值,文化有塑造人、吸引人、团结人的作用,“和美”文化强调个人素质的修身养性有心胸格局、人际交往中包容理解互助友爱、乡村社会各尽其能相安无事,现阶段的乡村建设更要进一步涵养人文素质,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成为美好的乡愁记忆,让乡村成为远离城市喧嚣的心灵净土。

  

  主持人:在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民是参与者、建设者,也是主要的受益者,应当如何完善农民参与机制,激发农民群众的内生动力,使其更好地参与到和美乡村建设中来?

  李小云:在很多时候,大家觉得只要是农民参与建设工作,就体现出了主体性,其实不然。农民主体性的核心是,农民如何成为乡村建设和乡村产业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有时农民对建设乡村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建设的不是他们想要的。我们过去在云南多个地区进行了长达八年的乡村建设实践,在此过程中也得出一些经验。

  首先,乡村建设要开发有利于农民就业和受益的产业业态。如果村民不能直接就业受益,或者村民的文化、技术承担不了这样的产业,那么这样的产业,农民是没有积极性参与的,同时如果这样的产业只是重复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话,农民也是不积极的。其次还要有能够确保农民受益的组织,乡村建设不仅仅是建设基础设施和硬件,更重要的是不断建立健全组织和机制。在这方面,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社、农民自己组建的各种股份公司等,都是最近几年让乡村建设有活力的组织形态。

  同时,在乡村建设中开发新的产业业态,会涉及到不同的利益主体,其中的利益联结机制,涉及到政府和农民的关系、农民和集体的关系、集体和社会资本的关系、社会资本与农民的关系等,其机制核心应当是确保农民成为受益的主体。有些地方虽然产业很成功,但是农民不是受益的主体,这样就没有处理好几方关系。乡村建设的核心,应该是确保留在乡村的人生计和福利的改善,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和实现共同富裕,在今天乡村发展产业的最重要目标是如何确保农民收入的增加。

  此外,在政府对乡村提供的诸多支持条件下,很多乡村都发展了产业,建立了合作社,但是普遍的问题是缺乏人才。因此,如果能够确保有为乡村服务的职业管理人才,这就会使更多农民参与的市场主体发展起来。从这些意义上讲,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和美乡村建设,更需要聚焦保障农民利益。

  张琦:如何让农民更多地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关键是要做好能够参与和愿意参与的两个机制。一方面,要完善乡村建设决策机制,让农民能够参与。过去有一些乡村建设项目的选择是政府或者村委会说了算,农民很少能够参与其中,结果最后效果不太好。为此亟须建立一套乡村建设项目选择的实施制度和监督制度。实施制度重在明确乡村建设中农民参与的硬性要求,监督制度重在能够让农民监督村干部是否落实了农民参与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建立乡村建设激励机制,让农民愿意参与。乡村建设要及时准确地听取老百姓的意见,把农民最急需、与农民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设施建设好、维护好,对于积极参与乡村建设的农民要通过多种渠道予以表扬和激励,只有让农民在乡村建设中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才能不断吸引更多农民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

  

  乡村建设是一个复杂多维的工程,涉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乡村与城市、生产与生活之间的一系列关系。而“和”恰好是一种动态协调的系统理念,能够很好地引领我们寻找乡村建设的思路

  

  主持人:“家和万事兴”“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和”文化在我国,特别是在广袤乡村源远流长、影响深远。从古人以“和”文化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我们能够得到哪些启发,以更好地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张琦: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和”是一个应用较为广泛的理念。谈天下,是和平观;谈国家,是和谐观;谈家庭,是和睦观。如果我们深入细致地观察农村,就会发现乡村建设其实是一个复杂多维的工程,涉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乡村与城市、生产与生活之间的一系列关系。而“和”恰好是一种动态协调的系统理念,能够很好地引领我们寻找乡村建设的思路。

  因此,在村庄规划布局中,要注意保护传统村落,保留村庄特色,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实施分类推进,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实现村庄形态与自然的和谐,体现农民的审美观。在产业发展规划中,要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农民从土地中获得收益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大自然,尽可能避免乡村建设的“水泥化”。在乡风文明建设中,要发挥家庭的团结力量,塑造和睦文化。近年来,各地创新开展的文明家庭、尊老爱幼家庭、重教家庭等评选活动,就是一些很好的实践,要持续深化和拓展。

  卢关荣:“和”文化在我国的广袤乡村源远流长、影响深远,这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基因、内核。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就蕴含着“和”的思想理念,就是要求同时、整体、系统地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以浙江省金华市的实践为例,我们在产业上推进三产融合协调发展,建立小农户融入现代产业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在生态上,重视城乡生态规划,推动乡村绿色景观、水体景观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尤其在文化上倡导培育“信义和美”金华精神,加强“八婺好家风”。同时在治理方面,建立党建统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治理的乡村治理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建设农民高频应用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以和谐共治的方式促进治理体系的和谐,实现“富裕夯和、美丽怡和、文化熏和、治理促和”,全方位打造和美乡村。

  

  主持人:近年来,农村非遗、“村BA”等乡村文化产品或现象越来越引发社会关注,这对于乡村建设、城乡融合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怎样看待乡村文化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的价值?如何更好发挥乡村文化的作用?

  李小云: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保护乡村的文化,失去了文化,乡村建设就没有灵魂。农村非遗、“村BA”等乡村文化产品或现象越来越引发社会关注,主要原因就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乡村文化受到较大冲击,在过去快速发展过程中,我们很容易走上重视城市工业、轻视农村农业的路径。这一路径的最大问题是将乡村贬值化,从而导致乡村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乡村文化价值的流失,不仅仅是文化流失本身的问题,同时也会导致资源和人才的流失,因为资源和人才不会向没有价值的方向流动。因此,乡村建设需要将乡村价值的重建作为重要内容,而重建乡村的价值需要有承载这些价值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形态,这是文化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的重要作用。

  张琦:城乡融合的实质是城市元素与乡村元素的有机融合。在乡村端,主要就是城市文化理念在农村的培育培植和不断壮大。乡村承载了我国最为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文化,保存、激活和利用这些文化元素,不仅能够提升农民生活幸福感,也能为农民创业创新和发展致富提供新思路。但是,如果按照传统乡村保护思维发展乡村文化,只是“自上而下”推动,那就很难激励农民参与,也无法持续发展。只有在乡村传统文化推动中,加入经营性、盈利性、创新性的新理念,不断打造能够在更大范围传播互动的产品和形式,从而满足农民自豪感,再进一步拓展文化的创收作用,才能让乡村文化在乡村建设中持续发挥更大作用。

  

  乡村建设要以“未来乡村”为目标,选择在经济、生态、文化、民族等不同方面均有代表性的村庄进行先导性示范,即使是一个村庄内,也不宜“铺开摊子搞建设”,应从一个小范围的核心示范起步

  

  主持人:新征程上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点多面广的系统工程,当前能够马上干起来的事情有哪些?在推进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李小云:根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171231日,全国共有691510个行政村,261.7万个自然村,规模庞大、任务繁重,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只能逐步实现。因为随着新型城市化的不断推动,乡村人口仍然会继续向不同规模的城市流动,这意味着中国乡村的数量还会继续减少。因此,要尊重规律有序推进乡村建设。从这个角度讲,乡村建设应该以未来乡村为目标,选择在经济、生态、文化、民族等不同方面均有代表性的村庄进行先导性示范,各地在推动乡村建设时,需要按照本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的总体框架,合理布局城、乡、村的人口经济结构,不能够“铺开摊子建乡村”,应通过示范、推广等实践机制,有序形成县镇村为一个整体的发展格局,不能将乡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相分离。

  卢关荣: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做的事情很多,不能想到什么做什么,人家做什么你做什么,必须注重统筹发展规划、注重特色产业培育、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目前,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单边流出现象仍然比较突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不足比较普遍,为此应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引进、培养、评价、使用、流动机制,建立以知识产权和服务业绩为导向的分配激励机制,健全乡村人才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医疗、购房、子女入学等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推进青年大学生和乡贤回乡返乡创业,引领乡村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兴产业。

  另一方面,乡村产业存在着传统主导产业特色不明、链条不长,新兴产业带动不强等问题,为此应跳出村级层面,在县乡层面统筹布局培育农业主导产业和乡村新兴产业,建立全产业链发展项目体系、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全方位、系统性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主持人:过去,各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建设行动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据您观察,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方面,有哪些可供借鉴的典型案例?给今天带来哪些启发?

  李小云: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河边村、昆明市宜良县麦地冲村、安宁市雁塔村、昭通市彝良县大苗寨村等20多个村的调研中,我们见证了许多不同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首先包含了通过盘活农户和村集体的闲置资产,形成有利于增加农民和集体收入的新业态;其次是建立了农民与集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农民收入提升和集体经济壮大的两个目标,我们在实践中采用嵌入式乡村精品公寓,即集体共同把农户闲置的房屋盘活,进行合作经营,农户和集体按比例分成;第三是为乡村的产业合作社选配职业经理人。

  这些案例可以说明,只要乡村建设能够围绕确保农民利益为主体的机制建设,建设就会有活力。与此同时,即便是一个乡村也不能够全面推开建设,一个乡村少则七八十户,多则五六百户,政府推动的乡村建设需要从一个小范围的核心示范起步,确保产业业态开发有经济效益、农民有收益,然后逐渐带动农民和社会资本及其他方面参与到建设中来。

  张琦:近些年,我们走访了很多乡村,也看到了很多在乡村建设方面的创新性探索,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比如,在湖南省新化县油溪桥村,每月逢“五”开展全民清扫、每月进行一次评比,很好地调动了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云南省镇雄县广泛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激励了一大批乡贤参与到家乡规划当中,为乡村规划提供了方向、拓展了思路。再比如,江西省新余市的晓康驿站、云南省会泽县的爱心超市等,将过去直接的“给钱给物”切换成现在间接的“积分奖励”,激发了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

  从这些典型案例的推广过程来看,乡村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成长的过程,一开始可能只是一个村的尝试性活动,但是经过逐渐完善和总结,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也可以看出乡村建设的路径是多种多样的,地方政府一定要因地制宜,找到适合当地经济发展阶段、文化特色和农民思想观念的方式方法,在学习其他地方的经验模式时要灵活变通,不断总结成功和失败的原因,逐步提高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