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江苏省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张连刚等:农民合作社研究的多维度特征与发展态势分析
发布时间:2020-01-13     浏览次数:     来源:中国农村观察

一、引言


 

近年来农民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研究快速发展,并迅速成为“三农”研究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针对合作社问题,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展开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基于这些研究成果,国内学者对合作社研究现状进行分析(郭红东、钱崔红,2005;王军,2010;梁巧、黄祖辉,2011;徐旭初,2012)。这些研究主要是应用归纳和演绎分析方法,对合作社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分析,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然而,这些研究主要是基于少量相关文献进行定性评述,很难全面了解国内合作社研究现状。为了解合作社研究全貌,韩国明等(2016)以2000~2015年CSSCI来源期刊上刊发的1060篇合作社论文为样本,利用文献计量法,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合作社研究的热点主题和演化路径。这是国内应用文献计量法,对合作社现状问题分析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


基于期刊数据库对某一学科或研究方向进行分析,是一种较为通用和常见的研究设计。除此以外,基于资助项目数据对特定领域进行分析,也可以集中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特征及研究热点(王平,2010)。因此,本文尝试以1992~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国家自科基金”)资助项目为样本,实证分析以合作社为主题的国家基金项目的研究群体特征和研究热点,进而分析国家基金项目在合作社研究方面的规律、特征和趋势。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两个渠道。其一,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网站。其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


(二)研究方法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如下:首先,将获取的立项项目样本数据导入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并进行统计程序设计。其次,利用Excel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孟凯、王东波,2018)。再次,利用ROST NAT软件,对样本数据中的项目名称进行关键词抓取,然后构建关键词的社会网络分析图谱。最后,以该图谱为基础分析合作社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态势。


 

三、基于样本数据的项目基本情况分析


 

本文从合作社项目的数量、类别、学科分布和研究成果等4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合作社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项目立项数量分布

总体来说,合作社项目主要具有以下特征:①从增长趋势上看,无论是国家自科基金立项数、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还是国家基金立项总数,总体上都在不断增长。②从立项总量上看,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明显高于国家自科基金立项数。具体而言,1992~2019年合作社项目的数量分布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低迷徘徊阶段:1992~2004年。这一阶段,合作社研究立项项目数量较少,立项数在1项左右徘徊。这一阶段,合作社数量和质量都不高,未引起中央政府的足够重视。


2.快速增长阶段:2005~2011年。这一阶段,合作社研究立项数量快速增加,立项数从2005年的4项,增长至2011年的19项。该阶段合作社项目数量的快速增长与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


3.稳中有降阶段:2012~2019年。这一阶段,立项数波动幅度较大且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从2016年的17项下降到2018年的5项。


(二)项目类别分布

第一,从项目类别集中度来看,立项项目主要集中于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一般项目立项数为90项,占立项总数的54.5%;青年项目立项数为44项,占立项总数的26.7%。


第二,从项目类别分布来看,重大项目立项数较少。数据显示,重大项目立项数仅为6,占立项总数的3.6%。


第三,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分别从2008年和2011年开始逐渐增多。然而,在2004~2010年,西部项目立项数相对较少,其在合作社研究方面的导向性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三)项目所属学科类型分布

第一,立项项目广泛分布于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和中国历史等多个学科领域,突出了合作社研究的多学科属性。数据显示,立项项目涉及11个学科,涉及面较广。


第二,立项项目学科类型以管理学和应用经济两个学科为主,突出了合作社研究的应用性主题。数据表明,管理学和应用经济两个学科共立项资助100个,占立项总数的60.6%。


第三,理论经济学科立项数相对较少,理论研究显得不足。数据显示,理论经济学科立项数为12项,占7.3%。近年来,国家自科基金立项的一些合作社研究项目更加注重实践问题的解决,对合作社的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较少。


(四)项目研究成果分析

第一,从项目预期成果形式来看,研究报告类型的成果形式最多。研究报告的应用性特点和研究报告类成果形式占比超过一半的实际情况,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合作社项目的应用性特征。


第二,从项目论文产出比来看,国家自科基金明显高于国家社科基金。在1426篇以合作社为主题并得到国家基金资助的论文中:①受国家社科基金(119项)资助的论文数为840,项目论文产出比为7.1。②受国家自科基金(36项)资助的论文数为586,项目论文产出比为16.3。


 

四、基于样本数据的研究群体特征分析


 

(一)项目负责人主持合作社项目的频次分布

从项目负责人主持合作社项目的频次分布可知,主持1个项目的人数为125,占项目负责人总数(146)的85.6%;主持2个项目的人数锐减,共21人,占比仅为14.4%。总体来说,主持2个及以上合作社项目的学者比例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多数项目负责人对合作社研究的延续性不够,这不利于合作社研究的深化。


(二)项目负责人职称分布

统计结果显示,项目负责人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80.6%;具有中级职称的仅占19.3%。由此可见,高级职称学者是合作社项目研究的中坚力量。中低职称学者对合作社研究的低关注度和低参与度,可能造成合作社研究后备力量不足和研究人才梯队结构失衡,进而导致合作社研究出现后继乏人的局面。


(三)项目负责人工作单位分析

第一,合作社核心研究机构不够突出。通过统计数据可知,105个单位承担了165项国家基金项目,承担3项及以上的单位共有16个。


第二,合作社项目主要由农林类高校、财经类高校与综合类高校3类研究机构承担。总体来说,农林类、财经类和综合类高校在研究方向、人才队伍和研究优势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特色,从而有利于促进合作社研究的交叉化、专业化和综合化发展。


(四)项目负责人毕业院校分布

统计结果显示,浙江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两所高等院校的频次分布高于其他院校,这反映这两所院校为国内合作社研究人才培养做出了较大贡献。另外,统计数据还表明,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和江西农业大学等7所院校或学术机构不仅是合作社研究的主要机构,而且是合作社研究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


(五)项目负责人所在省(区、市)分布

通过合作社项目负责人所在省(区、市)的分布情况可知,总体来说,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立项数量多于西部地区。这既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地区合作社研究力量,又表明合作社研究力量的区域分布不均衡。


 

五、基于样本数据的合作社研究热点

及发展态势分析


 

(一)合作社项目研究热点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研究主题热词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合作社制度和机制问题。在165个合作社项目中,涉及“机制”主题的有34项,涉及“制度”主题的有8项,两者合计占25.5%,几乎占立项总数的1/4,是合作社项目研究最多的主题。


2.合作社法律问题。在165个合作社项目中,涉及“法律”主题的有10项。在合作社法制定和修订结束以后,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具体法律问题,从客观上推动了与合作社具体法律或法规相关的项目立项。


3.合作社治理问题。在165个合作社项目中,直接和间接涉及“治理”主题的有17项。该主题项目最早出现在2005年,随后集中出现在2013~2017年,基本上每年都有2~3个相关的项目立项。这表明,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已经从发展初期的如何建立、规模扩张等基本问题,延伸到发展中后期的有效治理和规范化等深层次问题。


4.合作社绩效问题。统计结果表明,合作社绩效研究项目于2011年开始出现。在165个研究项目中,从扶贫、减贫和增收等视角研究合作社绩效的有16项。这些项目主要是从经济绩效视角展开研究。合作社经济绩效的高低虽然可以充分体现合作社的经济功能,但当合作社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合作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逐渐发挥其在农村社会管理、教育和培训等方面的社会功能。


(二)合作社研究发展态势分析

具体来说,未来合作社研究有以下五个重点方向:


1.合作社功能的再认识及实现问题。在当前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合作社的文化和社会功能实现就更加必要。目前,国内一些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用弱化或名存实亡,合作社可以发挥互补作用(刘观来,2017),更好地发挥其在教育、培训和社区治理等方面的文化和社会功能,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和组织载体。


2.合作社规范化发展问题。随着邓衡山和王文烂(2014)提出并论证“中国到底有没有真正的农民合作社”命题,国内学界和实践界对合作社不规范问题的关注度空前高涨。在2019年3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11部委联合发文,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合作社“空壳社”专项清理工作。这又进一步引起学界和实践界对合作社不规范问题的关注。


3.合作社与乡村治理问题。该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合作社作为主体参与乡村治理。当前国内已经有少数文献(阎占定,2012;赵泉民,2015;王进、赵秋倩,2017)围绕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嵌入结构等问题展开研究,但这些研究还不够全面。第二,合作社作为载体创新社会管理。对于该问题,国内学者研究不多,未能就合作社的党建工作开展、合作社成员的管理参与意识和能力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4.股份合作社问题。股份合作社包括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其他要素入股的股份合作社(黄祖辉,2018)两个方面。首先,土地股份合作社问题。土地股份合作社在法律地位、法律规范、内部治理和农户利益保护等方面的问题还未解决(孙中华等,2010;韩国明等,2016)。这就需要学界继续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其次,其他要素入股的股份合作社问题。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该意见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以农村集体资产入股而形成的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发展。因此,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治理、股权设置和股权退出等问题需要学界进一步深入研究。


5.合作社产业化经营问题。目前国内合作社仍然以服务功能提供为主,其在产业化经营方面未取得明显突破。合作社在一二三产融合过程中究竟应该发挥什么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六、结论与启示


 

综合前文分析,本文主要的结论和启示如下:


第一,合作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相互推动。合作社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合作社研究的方向和深度,合作社理论研究反过来又可以指导合作社实践,更好地推动合作社发展。


第二,国家基金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的设立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合作社研究力量的区域不平衡性仍然较为突出。西部地区合作社研究力量薄弱的现实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


第三,合作社重大项目立项数较少。合作社研究重大项目立项数量的增长,既需要学者持续关注并不断增加在该领域的研究积累,也需要国家相关部门进一步重视和关注合作社问题,从而在合作社研究重大项目立项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


第四,合作社项目的应用性和对策性研究较多,理论性研究相对较少。过多地突出合作社实践和应用研究,可能会导致学界忽视合作社理论研究,难以实现合作社理论研究从根本上突破。在未来,一方面,国家基金项目可以适当提高对合作社理论研究项目的资助比重;另一方面,学者也应当增强理论自觉,积极思考中国特色的合作社研究如何在理论建构与理论创新方面有所突破。


第五,在合作社项目成果形式中,研究报告占比最高,且国家自科基金项目的论文产出比总体高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未来,一方面,国家社科基金成果中的研究报告可以向社会免费开放;另一方面,国家社科基金还可以在论文数量和质量上对项目结项成果作一定的要求,从而更好地发挥国家基金项目的作用。


第六,合作社研究力量相对分散,核心研究机构不够突出。研究力量的分散既不利于团队的组建与合作,又不利于合作社研究重大项目的立项和重大问题的协同解决。


第七,以往合作社项目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合作社制度和机制、合作社法律、合作社治理等方面。未来合作社研究可以围绕合作社与乡村治理、合作社规范化、股份合作社、合作社产业化经营、合作社的文化和社会功能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