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江苏省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浅析扶贫中的形式主义对农村金融的危害
发布时间:2017-08-25     浏览次数:     来源:

2017年8月24日         来源:金融时报

 

  今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握好脱贫攻坚正确方向。要防止层层加码,要量力而行、真实可靠、保证质量。要防止形式主义,扶真贫、真扶贫,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习总书记指出的三个“实”就是完全针对一段时间以来出现的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而言的。其实,针对部分地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出现的形式主义倾向,早在2016年10月26日,国务院扶贫办就发出通知,要求切断形式主义的思想根源,及时纠正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该通知还要求,科学调整脱贫规划。贫困识别和退出要全面考虑收入和“两不愁、三保障”。建档立卡实行动态管理,防止贫困识别和退出不实不准。认真落实《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要求,制定实施细则,精心组织实施。综合考虑贫困人口规模、贫困程度、发展基础、工作和投入力度等因素,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科学调整“十三五”脱贫滚动规划和年度计划。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严禁层层加码,搞数字脱贫。

  该通知同时强调,防止产业扶贫盲目跟风。根据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量身定制产业扶贫项目,提升贫困群众的参与度和获得感。防止产业规划脱离当地实际,搞“一刀切”甚至强迫命令。防止不尊重贫困群众意愿,不考虑市场风险,包办代替,盲目上项目。防止简单发钱发物、送钱送物,助长等靠要思想,等着别人送小康。

  笔者在多地调研有关金融扶贫的工作时,对于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深有体会,这种形式主义的直接表现就是围绕扶贫的各种充满形式主义的考核指标。有的地区为了证明自己的扶贫工作做得好,制定了提前三年完成100%脱贫的目标,不知道其根据何在。这种“大跃进式”的指标导向的扶贫方式压得基层工作者喘不上气来,再结合各种“签字画押”的表格、文件等,造成了一种“为了扶贫而扶贫”的形式主义倾向。那么,这种扶贫中的形式主义对农村金融的危害是什么呢?

  首先,扶贫中的形式主义会导致农村金融的风控压力加大。金融扶贫并非完全是政策性扶贫,要符合基本的市场及商业规则,商业银行在发放信贷时既要符合监管要求,又要遵循银行业务规范,因此,即使是扶贫贷款也不可为了完成某些指标要求和任务,不管不顾地发放。笔者在某县调研时,遇到某银行上级行的领导督导扶贫工作,给出的指令就是必须在某个时间段内放出多少扶贫贷款,否则全年考核就是不合格。这种典型的形式主义思想很可能会形成较大的金融风险,非常不利于农村金融供给的有效利用。

  其次,扶贫中的形势主义还可能造成农村信用环境的恶化。众所周知,农村信用环境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扶贫中的形式主义往往形成“强制供给”,而金融的“强制供给”就可能导致出现贫困户的“被贷款”,即本身并不需要,或者不具备获得贷款条件的贫困户“被迫”接受贷款,那么,这种“被迫”就会造成贫困户不认为需要归还贷款。笔者在调研时就遇到过一些贫困户抱怨银行总是上门做工作,要求他们签署贷款协议,而这些贫困户本身并没有贷款需求。其实,在农村,不少贫困户自身信用问题就比较多,再这样强制性地要求其贷款,其结果可想而知。

  再次,扶贫中的形势主义可能会牵连除金融机构之外更多的主体陷入被动。目前,凡是在推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时,往往地方财政会设立风险补偿金制度,一些保险及担保机构也会参与其中,一旦信贷收不回来,将形成连锁反应,这种多米诺效应所带来的危害将是更大的。这其中特别要注意的是所谓金融支持产业扶贫,这个部分最具风险的是,本来相关产业主体不具备获得扶贫信贷的条件,或并不需要信贷资金;被作为产业扶贫的主体后,一旦企业发生经营不善甚至破产的情形,本来可以用来支持脱贫的资金也可能会付之东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脱贫攻坚作出新的部署,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绩。2013年至2016年4年间,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到2016年的4.5%,下降5.7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这其中,金融精准扶贫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谨防或杜绝扶贫中的形式主义,这样才会让金融精准扶贫在扶贫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