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江苏省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书写新时代农业农村援疆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3-07-25     浏览次数:     来源:农民日报

  在巍巍帕米尔高原、绵绵天山南北、茫茫戈壁绿洲,有一支来自农业农村部的三农干部队伍。他们传承着援疆精神,肩负着职责使命,奔赴维护稳定主战场、乡村振兴最前沿、民族团结第一线,和当地各族干部群众一道,不断推动当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这一干,就是三年。时光回溯,20209月,按照中央组织部的统一安排,农业农村部第十批援疆干部一行十人进驻新疆,开始了接力。

  1000多个日日夜夜,十名来自农业农村部多个司局单位、各个专业领域的援疆干部,足迹遍布了新疆14个地州市90多个县市,和十几个少数民族家庭结成了亲戚,和20多个单位建立了长期工作联系,推进制定实施了近20项政策设计和规划编制,深化农业科技合作,争取项目引领带动……他们充分发挥着示范引领、桥梁纽带和传帮带作用,在新疆这片广袤大地上挥洒汗水,书写着新时代援疆的新篇章。

  

  顶层设计 项目引领 优质优价——

  

  在推动乡村振兴中让群众得到实在的好处

  “努力在‘援’字上作文章、‘实’字上下功夫。”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在全国农业农村援疆工作会议上要求。如何任实职、干实事、出实效?这是入疆以来摆在大家心头的第一个问题。很快,大家就找到了突破口。

  “农业农村要想高质量发展,需要有高质量的规划作引领。我们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在部委工作经验优势,首先在推进政策设计和规划编制上下足了功夫。”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援疆工作组组长吴晗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规划、“厕所革命”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人居环境提升五年行动方案……以吴晗为组长的全体援疆干部全程参与组织全国农业农村援疆工作座谈会,参与起草、推动出台“十四五”农业农村援疆工作意见,并牵头参与组织制定了方方面面16项规划,描绘着新疆新时代乡村全面发展的蓝图。

  帕米尔高原上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一半,风力常年七级以上,最低气温零下40多摄氏度。

  三年中,来自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的胡翊坤到过7次。他徒步走进远冬牧场,在冬窝子里面同牧民手拉手;在塔吉克族巡边群众的临时定居点,他和当地干部群众一同话牦牛、聊产业、谈减灾。为在县里建设国家级帕米尔牦牛保种场和提高边境地区重大动物疫病监测体系能力,他带领自治区畜牧兽医局的青年干部们通宵达旦撰写塔县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此外,他还为县里争取到草食畜牧业转型、越冬饲草料补助、帕米尔牦牛种质资源保护等项目,支持资金超过1.4亿元。

  “认定帕米尔牦牛遗传资源是我县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通过审核认定,离不开贵部的倾情帮扶,离不开部领导的关心支持。中共塔什库尔干县委、县人民政府以及全县3.9万各族干部群众,必将永远铭记篆刻于心。”202111月,帕米尔牦牛通过遗传资源鉴定,县委、县政府在给农业农村部的感谢信中这样写道。

  说起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的闫东浩,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的干部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在编写自治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中,他发挥专业优势,提高了规划编制的效率和成果质量。不仅如此,他还结合新疆农田建设实际,提出了自治区、地(州、市)、县(市)规划编制的思路与方法,先后撰写了4篇论文并公开发表,供新疆各级农业农村系统从事农田建设管理的干部学习参考。

  此外,吴晗、胡翊坤还参与组织完成修订《自治区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办法》《自治区实施<动物防疫法>办法》,推动自治区牛羊私屠滥宰小切口立法和农作物全生长期保护小快灵立法取得新进展。

  作为边疆地区,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缺资金、少人才的瓶颈一直很突出。所以,争取项目引领带动是事半功倍的好办法。

  来自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的赵虎积极推动十九省市“组团式”援疆向农业农村领域延伸,组织全区农业农村系统开展“小组团”援疆团队和柔性援疆人才项目申报。通过审批的56个项目共获得1526万元专项资金支持。

  三年中,十位援疆干部共参与协调引进项目41个、支持金额143亿元。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新疆获批3个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和2个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成功申报6个产业集群、7个产业园、20个产业强镇项目等。

  新疆的瓜果甜、牛羊肉好众所周知,但是,因为运输距离远,想在疆外买到却不那么便利。让新疆农副产品优质又优价是当地干群的急难愁盼,也是援疆干部决心要解决的问题。

  参与举办11届新疆农产品北京交易会、新疆名优特农产品上海交易会等展会,组织疆内企业参加中国-亚欧博览会、东盟博览会等国际展会,累计实现农产品销售和签约订单金额60多亿元;研究制定兵团与援疆省份生猪产销合作机制方案,对接农业龙头企业,制定兵团连队发展畜牧业新模式试点方案;研究制定自治区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实施意见,组织召开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新疆招商对接会,28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吴晗和来自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的杨俊、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的王雷借助渠道多、信息广的优势,不断沟通联络,架起合作的桥梁。

  随着一批批惠农富民项目落地,一个个农产品向外销售的渠道被打通,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不断改善和提升。

  

  同吃同住 坚守一线 共同抗疫——

  

  在攻克难关中尽显“一懂两爱”优良作风

  “党的政策亚克西!援疆干部亚克西!”说到农业农村部援疆干部,维吾尔族农民麦麦提艾力·尼亚孜总是赞不绝口。从2020年开始,杨俊就和麦麦提艾力·尼亚孜结为亲戚。3年中,他定期去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色提力乡莫木鲁克吾斯塘博依村看望亲戚,和亲戚同吃同住同劳动。如今,麦麦提艾力·尼亚孜家的孩子们都能说流利的普通话,麦麦提艾力·尼亚孜也办起了养殖合作社,日子越过越好。

  来自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的马志刚5次到喀什开展结亲戚活动,主动与新疆农业科学院3位年轻少数民族干部经常性谈话、指导业务工作,开展帮带培养活动。

  “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他们主动参加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定期赴南疆与农牧民结亲戚,向结亲户宣讲政策,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共同谋划致富未来。经过3年的相处,他们到村里,结亲户们就早早地赶到村委会迎接,高兴地挽着胳膊把亲戚往家里带。

  “只有常到田间地头农家炕头,才能真正了解农民群众的所想所盼;只有亲自操刀落实落地各项政策措施,才能真正发现其中的细节和关键环节;只有与基层干部群众住在一起吃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真正懂得他们的酸甜苦辣。”大家感慨道。

  高海拔的工作环境、高强度的工作节奏,让大家的身体悄然亮起了红灯,但他们始终迎难而上,坚守着、践行着一名党员干部的使命职责。

  在新疆组织紧急处理非洲猪瘟和小反刍兽疫疫情工作中,总能看到胡翊坤和王雷的身影;

  在为期两个月的全疆农村改厕排查活动中,吴晗、杨俊、赵虎进村入户,了解情况,摸清底数;

  在扶桑绵粉蚧植物疫情处置工作中,来自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的薄瑞冲在前面,在工作中贡献了力量;

  在连续5个多月的自治区冬春蔬菜保供市场对接中,来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李云峰全程坚守,很好地保障了供给;

  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杨作仁走遍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有师市的棉田……

  3年里,新冠疫情时来时走,但他们的工作并没有落下。即使在新疆多地长时间静态封控中,也坚持居家不离岗、静态不停工。在做好农业农村援助工作外,大家也始终站在抗疫前线,在疫情最吃紧的时候,积极参与到组织核酸检测、防疫检查、志愿服务等防疫工作中。

  

  培养人才 建立机制 探索路径——

  

  在奔向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踏出坚实步伐

  “来时十名援疆干部,走时十个儿子娃娃”,这是新疆农业农村厅系统干部对他们的评价。三年很长,足以让他们在这里干成一件又一件的实事;三年又很短,转眼就到了离开的时刻。

  “奥斯曼(意为生眉笔)掉了眉毛还在,水流走了石头还在。”这是维吾尔族的谚语。踏上归途,他们又给新疆留下了什么?留下的是培养的人才、建立起的良好工作机制,还有探索出的许多新方法和新路径。

  “有老师给好好讲一讲,终于弄明白国家政策原来是这么要求的。”参加培训的当地干部群众纷纷表示。

  3年中,胡翊坤、闫东浩、薄瑞、王雷等协调举办高标准农田建设、动物防疫、农药管理等各类重点领域专题培训30多个班次,累计培训5200余人次;

  李云峰落实了渔业援疆专家线上线下技术指导90多人次,在处理涉及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建设项目与保护区之间的矛盾时,提出了有效可行建议;

  王雷组建25支专家服务团队,示范推广辐射面积1039万亩;

  杨作仁牵头制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垦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指导新疆农垦科学院科研人员进行植物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课题设计,与棉花团队科研人员合作在棉花纤维品质改良方面取得多项重要研究进展……

  3年来,一个个厚厚的笔记本写满了烈日下的艰辛和雪地里的前行,记录了留在天山南北的足迹,也记载了满满的收获。大家到新疆基层参加检查、督导、调研累计达到上百次,形成的报告足有100多万字。

  和前任援疆干部一样,他们在新疆大地倾尽了心血和力量;和其他援疆干部又不一样,经历新冠疫情的三年,他们为新疆同胞守护安全的同时,自己远在千里之外的小家经历了尤为艰难的时刻。然而援疆时间结束了,他们心里又有很多不舍。“援疆时间到了,但援疆工作还没结束。”“这些弥足珍贵的经历,会转化成未来工作的新动能。”大家纷纷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时时关注新疆,支持新疆农业农村发展,为农牧民增收和大美新疆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

  新疆的广袤大地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与当地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也将农业农村部系统干部的形象风采留在了百姓心中。他们将带着援疆期间的所见所学所思所悟,把实现自我价值融汇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共同奋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