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江苏省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农文旅融合,绘就田园乡村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3-06-30     浏览次数:     来源:农民日报

推进乡村振兴,要走一条乡村美、产业兴、村民富的发展之路。今年4月,省委主要领导到泰州市姜堰区三水街道小杨人家调研时强调,要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传承好历史文化,发展好特色产业,建设好田园乡村,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近年来,三水街道深入挖掘本地“状元”文化内涵,以农文旅融合为抓手,积极推动旅游与自然资源、文化价值、生态环境、特色村落的深度融合和产业嫁接,共绘美丽田园乡村“新图景”。

坚持党建引领“铸魂”,增强“党群同心共振兴”的组织凝聚力。深化“党委领航、支部共建”。街道党工委成立“农文旅”融合工作专班,协调推进资源整合、规划保障、产业促进、项目招引、宣传推广等工作。用好“菇事会”等功能型党支部,吸引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企业、能人创客共同参与,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加大“培育典型、示范带动”。选准用好社区党组织带头人,选优配强基层干部队伍,充分释放“群雁效应”。聚焦需求,柔性引进农业科技人才、农业职业经理人,加强“新农人”“土专家”“田秀才”等技能人才培训,引导乡贤回归建家乡、兴家乡。强化“要素保障、服务供给”。优化基层创新创优环境,加强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通过党委政府政策性引导、企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市场化参与“三方协同”,撬动更多社会资金、调动多方力量支持乡村建设,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三农”新基建、乡村产业强链补链等。

聚焦特色产业“强基”,激活“百菌齐放香满园”的内生原动力。街道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关键,推动“香菇之乡”升级为“菌菇之乡”,从一“菇”独秀走向百“菌”齐放、满园芬芳。在一产上聚集“规模优势”。提档升级食用菌产业园,年内投产使用智能菌棒中心;引进种植灵芝、羊肚菌等名贵品种,着力破解“夏天不产菇”难题。在二产上聚集“品牌优势”。变“坐等项目开工”为“边招引建设、边代加工”,加快农业项目建设,力争佳润食品、百草药业等招引企业年内投产运营,生产更多菌菇深加工产品,持续放大“三水状元菇”品牌效应,将三水菌菇打造成为广大消费者认可、具有市场影响力的特色农产品。在三产上聚集“特色优势”。坚持农旅融合,发展休闲农业、工业旅游、科普教育相结合的研学旅游模式,持续打造“菇菇部落”二期、菌菇秘境、互动采摘等项目,充分挖掘食用菌产业园的工业要素和产业资源,在智能菌棒生产中心、产业共富中心开辟观光路线,创新沉浸式实境研学体验。

创优文旅品牌“塑形”,提升“诗意田园引客来”的外在驱动力。深入挖掘“状元、会船、农耕”文化内涵,聚力打造“赏美景、品美食、住美宿”的美丽乡村、诗意田园文旅综合体。以“主题民宿”点亮“过夜经济”。在小杨人家建设占地20亩的状元府主题民宿,设计30间状元府邸主题房间,布局状元服饰博物馆、状元讲堂、中高考夏令营等N个创新点,完善民宿区的周边道路、水电、通信、停车位等配套设施。以地道美食催生舌尖经济。联合泰州市餐饮协会开展三水菇、溱湖蟹美食邀请赛,共同打造文武两套状元菇宴、特色全蟹宴。打造菇状元、菇仙子等系列美食文化IP,以产业对接交流展示和直播带货等形式,推出好菇、好蟹、好米、好酱、好卤、好茶等系列状元好礼。以跨地联动壮大美丽经济。抓住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发展机遇,区内持续与溱湖度假区、溱潼镇等景区合作,跨市区与海安、兴化等周边地区乡村旅游景区协同一体发展,采取套票或互推优惠券等,将特色田园乡村、传统村落串联,拉长旅游线路,形成区域联动,大力发展生态+美食+研学+康养+娱乐的度假游、深度体验游,共同打造长三角地区休闲健康旅游新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