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前不久出台推进“3+4+N”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方案,明确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在全市基本形成“3+4+N”农业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格局。
今年,泰州市供销系统全面实施为农服务“五大行动”,全力推进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具体包括“技物结合、服务强农”“产销对接、公益助农”“综合利用、生态绿农”“信用合作、金融惠农”和“强基联网、合作富农”。“3+4+N”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3”,即重点建立农资供应、农机植保、农产品购销服务“三张网”,并成立相应服务联盟。“4”,即建立“市级专班+市(区)平台+片区中心+镇村站点”的覆盖全域、功能多元、便捷高效的四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N”,即培育靖江“1860”、兴化农合联、泰兴专业化服务公司、姜堰家庭农场服务联盟等多种模式和若干重点服务主体。
方案强调“四个突出”,突出市场运作、公益助农,建立高效运转的网络体系。根据不同片区农业生产经营特点和需求,整合各类服务主体和资源建立片区中心,并延伸布局若干个镇村服务站点。突出供销主导、联合合作,探索灵活多样的服务模式。以“社有企业+基层社”“基层社+合作社+农户”为主导,创新多种服务模式和组织形式。突出优化布局、贴近农民,建设服务“三农”的前沿阵地。直接面向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开展政策宣讲、农技培训、信息发布、资源调配、标准推广及田头一线服务。突出品牌建设、优势培育,做强功能多元的服务主体。瞄准农民需求,开发服务产品,建立标准规范,推动社有企业转型升级,建设高质量发展基层社。到2023年底,全市将建成16个片区中心;到2024年底,全市培育一批具备3个以上服务环节、服务面积达1万亩以上的农业生产服务主体,培育一批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销售流通主体。
近年来,泰州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围绕“多种粮、种好粮”,紧盯“耕种收、产加销”等环节,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主渠道”“国家队”作用,拓展全产业链农业社会化服务,因地制宜创新为农服务模式。2022年全系统农资供应11.6万吨,农机作业面积56.5万亩,统防统治面积72.1万亩,农产品电商销售额突破100亿元。
“要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农业社会化服务必须走在前。”泰州市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智俊忠表示,“我们将围绕提质扩面增效,以构建‘3+4+N’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抓手,建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一张卡’、农业社会化服务资源‘一张图’,以及农资供应、农机植保、农产品购销服务‘三张网’,打造富有泰州特色的‘泰农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