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江苏省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淮安区淮城街道:监督推进公共空间治理 激发富民强村内动力
发布时间:2023-07-10     浏览次数:     来源:新华日报

乡村公共空间治理是推动乡村振兴、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促进富民强村帮促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盘活、用好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激发富民强村内动力,淮安市淮安区淮城街道纪工委会同农村工作局,立足监督主责,紧盯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中“三资”工作重点,多措并举,集中发力,全力推进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促进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增收。

强化多方联动,形成监督合力。围绕淮安区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三资(资金、资源、资产)、三生(生产、生活、生态)、三区(镇区、园区、社区)”工作重点,聚焦集体资源资产侵占及不规范发包租赁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拓宽监督渠道,设立群众举报热线,形成“街道纪工委统筹、农村工作局牵头、村级纪检员履职、党员群众参与”的纵横监督联动机制,以日常监督、专项监督、重点监督为抓手,着力对乡村公共空间治理“清、收、用、管”四个环节实施全过程监督,确保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清得有数,收得彻底,用得高效,管得精准。

全面摸清底数,筑牢治理基础。将日常监督作为重要抓手,督促15个村(社区)盘清资产资源家底,完善资产资源登记清单,建立一合同一台账,做到资产资源底数清、资金账目清、主体归属清、债务债权清。同时充分发挥村级三合一人员监督作用,督促各村(社区)率先开展自查自纠,如实填报资产资源合同整治清单、问题整改清单等四个清单,并建立月例会制度,每月由街道纪工委牵头召开推进会,各村(社区)三合一人员汇报问题摸排、整改工作进展,逐项过堂、逐一销号。

把握监督重点,破解治理难题。选择农村集体资源资产侵占及不规范发包租赁等信访举报集中、农民群众反映强烈、腐败案件易发多发的村居,牢牢把握人、财、物三个关键点,对“三资”合同主体资格、内容约定等方面的合理性与合同价格的合理性、合同签订程序的合规性等进行审核,多批次深入乡村一线和农户家中,对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进行跟踪督办和整治“回头看”,紧盯问题整改落实不彻底、工作推进缓慢等不担当不作为的突出现象,集中发力,进行重点督办,推动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坚持多措并举,确保常态长效。按照街道纪工委统筹、农村工作局牵头的责任工作机制,形成督查组,深入15个村(社区)进行实地走访、现场查看,对照资产资源合同整治清单、问题整改清单等四个清单,逐一督查,限期整改。编印公共空间治理督查通报,对各村周进度和存在问题严重的予以通报批评,要求立行立改,坚持以问责倒逼各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常治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