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江苏省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淮安区:党建引领 为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动能”
发布时间:2023-05-25     浏览次数:     来源:新华日报

近年来,淮安市淮安区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立足区域资源优势,不断深化“党建引领集成振兴”改革,为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动能”。

筑牢“红色堡垒”。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事业发展的基础。淮安区把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四方挂钩”机制,制定“一村一策”整顿方案,强力推动整顿转化。围绕建强基层党组织骨干队伍,实施“振兴头雁”成长计划和村干部学历提升“8090”计划,积极选树一批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履职能力好、群众口碑好、带富能力好的五好型书记。该区流均镇围绕打造过硬乡村振兴领头雁队伍,大力实施振兴旗手素质培优工程,全面提升村两委班子成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全镇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多种运作模式,村集体、村干部带头领办创办合作社,成立专业合作社13家,持续提升养殖规模和效益。

振兴“红色产业”。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淮安区坚持“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跟进到哪里”的工作思路,提炼并推广“规划先行、平台支撑、支部领航、品牌驱动”产业发展模式,结合村实际,因地制宜发展荷藕、小西瓜、芡实等特色产业。该区流均镇充分发挥党组织“统”的作用,组织开展“土地流转‘码’上议,乡村振兴增活力”协商议事活动,加强土地流转信息发布、合同签订鉴证、政策咨询等服务工作,引导不同村建立“跨村联建”机制,实现小田并大田、成方连片规模经营,提高使用效益。近年来,流均镇发挥水乡特色优势,积极推广藕虾综合种养模式,实现一田双收,带领农户增收致富。目前,该镇“藕虾共作”面积达28680亩,荷藕、小龙虾年销售收入4.1亿元以上。

凝聚“红色力量”。淮安区以“百个行动支部助百村”为载体,深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农村党员中心户建设,以“村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党员—群众”为框架,细化职责任务,优化运行机制,构建起“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基层党建服务体系。完善党员评价机制,突出先锋导向,深化“1+6+X”党员红色动能评价体系,推动党员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促进党员更好履职尽责、发挥作用,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党员主力军。该区流均镇为了把藕虾综合种养特色做优、特色做强,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落实宣传带动、技术培训、收购服务三项职责,在产、供、销各环节紧密联系农户,并安排农技志愿者定期举办藕虾综合种养技术培训班,年培训农户达5000人次,为富民强村注入了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