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江苏省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六合马鞍:“新农人”变“兴农人”
发布时间:2022-06-23     浏览次数:     来源:新华日报

 6月的农田里麦浪滚滚、机声隆隆,在殷宏宝的指导操作下,一台台“无人驾驶”收割机来回穿梭。不一会儿,金黄色的麦田变成了垄沟分明的麦茬地,成袋的麦粒堆成小山,好一片丰收的美景。

 殷宏宝是南京六合马鞍街道泥桥人,他既是农田里的土专家,也是合作社负责人,更是“村里致富带头人”。

 “祖辈们种田收粮,向来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异常辛苦。所以我一直有个梦想——带着农民轻松赚钱。”在殷宏宝看来,带着农民以合作的方式,实现省工、省力、省心还有可观收入的共赢局面,才是新时代里新农人该有的模样。

 带着这个梦想,殷宏宝创办了骏圣生态农业公司,先是种起了水芹。选用优质水源,300多亩连片规模化种植,使得“骏圣水芹”在市场上不愁销路。“高峰的时候过来收水芹能收到上万斤,发到外地都不够卖。”经销商陈明春告诉笔者,骏圣的水芹品相好,既脆又新鲜,运往市场可以卖个好价钱。为让收割后的水田产出利益最大化,殷宏宝错季合理利用水田,让水芹和菱角错季种植,同时在水田里养鱼,保持一亩水田四季常绿,一亩水田多样来财。靠着错季利用水田资源,骏圣公司年销售额可达上千万元,能够带动周边近450户农户增收致富。

 与水田多用生财相比,农田在殷宏宝的挖掘下,也更彰显智能化:一块块“梯状”土地里,分布埋藏着一截截50厘米长的管道。每当需要浇水、施肥、撒农药时,这些水管就自动“冒”出地面,360度旋转喷雾,100多亩的土地几分钟就能全部作业完成。

 “目前已经实现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从播种、插秧到收割、烘干等都是机械来作业,十五六个人就能管3700多亩地了。”殷宏宝说。目前公司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建设自动伸缩式一体化灌溉系统,技术系全省首创。2020年凭借丘陵农区耕地地力提升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获得第三届江苏农业科技奖丰收奖二等奖、江苏沿江农田养分库容优化与化肥减量耦合增效技术集成及推广三等奖等。

 农家大锅灶、乡村露营地、地标美食展、乡村振兴论坛……今年端午假期,“苏韵乡情与宁乡约”中国(六合)地标美食嘉年华活动,在殷宏宝家乡泥桥山陈隆重举行,各式各样的活动精彩纷呈,市民游客们在这里品味夏日乡村的魅力,欢声笑语共度佳节。也正是今年,殷宏宝多了一个“民宿经营者”的新身份。

 总投资超1000万元的民宿项目,是马鞍街道今年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泥桥村党总支书记告诉笔者,在殷宏宝的带领下,周边6户居民均把自家民房精心改造成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民宿,每栋建筑风格不一,民宿院落既有颜值更有品质。“现在我们这边逐渐成为网红打卡地,年轻人可以在家自主创业,不用背井离乡外出务工了。”从市郊偏远乡村,摇身一变为风景区,村民王女士感慨道,优质资源禀赋逐渐被开发,村民日子越来越红火。

 伴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响起,像殷宏宝这样的“新农人”俨然变成了实现自我、带动就业、促进强农的“兴农人”,他们在农村广袤的田野中挥洒着汗水,用智慧托起了乡村振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