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江苏省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争创“国绿标”,小毛豆有望再“镀金”
发布时间:2022-06-08     浏览次数:     来源:新华日报

67日上午,启东市王鲍镇梅莉家庭农场,200亩小麦刚刚收割完毕,王梅莉便迅速参与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大豆)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创建。小毛豆未来有了绿标护身符,身价定会再高些。农场主王梅莉欣喜地透露,今年的豆种尚未撒下,农场就与康成食品公司签订了3年的保护购销合同。

去年底,启东市获批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大豆)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总面积达25万亩。基地创建成功的话,全市25万亩小毛豆有望品质更好、产量更高,再镀一层金启东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晓卫介绍,2020年,启东就已在海复、惠萍、北新等7个镇建成总面积20.04万亩的江苏省绿色优质大豆基地,连续两年获得青毛豆总产超16万吨的高产量,取得了不菲的经济效益。

记者了解到,大豆是启东市种植面积最大的秋熟作物,种植规模近40万亩。多年来,农户通过大豆青收,实现了大豆产业水平的大幅提升和农田产出的成倍提高。但仍存在品种混杂、培管粗放现象,全市青毛豆在产量提高、品牌打造、效益增长上尚有巨大潜力可挖。在此背景下,启东在创建省级绿优基地,又冲刺2022—2024年度国家级绿标大豆基地。

创建“国绿标”大豆基地,启东市提前做足功夫。今年初,启东就建立起11个镇级基地建设单元,落实25万亩创建面积,出台了对应的建设与管理办法;同时组织起银鑫、京海申、恒富隆等10家农业龙头企业,提前与全市4100多个种植大户订立购销合同;大豆播种前,启东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各镇,全面构建起基地+企业+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创建了包括生产、管理、环保、培训、示范、检测、档案、质量追溯等在内的一整套制度流程,还明确了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到采收、储藏、废弃物处理等一条龙的操作规范及其要点。

创建“国绿标”大豆基地得到启东豆农积极响应。今年该市以产量稳定、品质上乘,又适宜在本地推广的“开科源12”“通豆6”“小寒黄为三大主推大豆良种,以全程机械化抢抓农时,仅5天时间全市播种面积已达5万亩,有望在未来15天种植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