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江苏省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三个信用”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
发布时间:2022-04-29     浏览次数:     来源:新华日报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涉农融资往往面临着更高的门槛。常熟农商银行提出,发展农户信用贷款,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关键,并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整村授信为契机,积极参与当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通过面对面走访、收集信息、数字建模等方式,精准描绘农户画像,有效提升农村金融的覆盖面。

全面推进整村授信专项行动

农村地区信用体系不完善、信用数据不健全、抵押担保措施不充分等是制约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关键性因素。2020年初,常熟农商银行响应国家金融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号召,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推出“乡村振兴、燕进万家”工程,开展整村授信,以满足百姓全方位金融需求为宗旨,不断推进金融服务下沉到镇到村,并以整村为单位实施网格化管理,全方位了解农户特征,缓解银行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充分了解客户,降低业务风险,进而促进信用贷款的投放,增强农户授、用信的获得感。

两年来,常熟农商银行“整村授信”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实现常熟地区341个行政村、社区的“全覆盖”,通过背对背评议建立授信白名单,完善家庭综合信息,目前家庭信息建档共计155万人,信息建档率达到100%。截至2022年3月末,实现整村预授信8万户近150亿元。

试点推进“三个信用”创建工程

为切实提升涉农主体融资便利度,提高农村地区长尾客户的服务效率,2021年8月,该行提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农业的“三个信用”创建工程,并按照“前期试点—区域推广—全面铺开”的思路,首先与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镇——常熟市海虞镇达成试点合作。经过两个月20多遍的修改完善,于10月底正式印发《关于海虞镇政银合作推进“乡村振兴、燕进万家”三个信用创建工程实施方案》,标志着“三个信用”创建工程进入落地实施阶段。

截至2022年3月末,在“信用户”建设方面,走访海虞镇居民家庭2.1万户,覆盖率达86%,其中预授信户数1.47万户,户数占比70%,预授信金额43.8亿元。在“信用村”建设方面,选择当地信用基础较好、村民规模适中、网格化工作较为扎实的村作为试点建设村,以汪桥村为例,全村实际居住460户,目前正式授信222户,金额达6500多万元。在“信用农业”建设方面,已为2个家庭农场和4户农业企业提供近200万元的资金支持,有效支持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积极融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据悉,常熟农商银行“三个信用”创建工程已作为当地政府部门、人民银行推进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门。该行提出计划到2024年末,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开“三个信用”创建工程,加大涉农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通过点上下沉、面上铺开,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至农村个体工商户、企业法人、个体经济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承包经营户等五类经济主体,为全面推动普惠金融、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最终完成全市范围内的“信用户”“信用村”“信用农业”评定。

“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不仅要提升涉农贷款的融资便利性,还要发挥金融科技的作用,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将更便捷、更智慧的金融、政务、便民服务送入农村千家万户,让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真正成为现实。”常熟农商银行表示将进一步强化政银、银企合作,优化农村金融基础服务和数字金融服务,有效整合涉农主体信用信息,助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速,把“三个信用”创建工程打造为金融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特色品牌,切实提高乡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