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江苏省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融旺乡村,绘就“富春山居图”
发布时间:2021-11-22     浏览次数:     来源:新华日报

走进江苏翡翠湾花木有限公司在盐都台创园的生产基地,一盆盆多肉簇拥在一起,肥嘟嘟的很可爱。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该公司种苗回款不及时,出现不定期缺口。在了解这一情况后,江苏银行根据其纳税情况给予了40万元授信,更在周期用款、支付结算、专利技术、产业交流方面全方位服务支持,为企业迅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从哪些方面给予支持?用什么样的方式?支持哪些领域?记者日前就此进行了调查。

服务个性化,

金融产品“接地气”

江苏天盛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南隆平种业等公司合作,承揽了Y两优1号、晶两优534、隆香优华占、Y两优7号等重点品类在内的20余个品种的超级杂交水稻和小麦繁种制种工作。“受限于无抵押物,融资很难,扩大生产存在难度。”该公司相关人士介绍。

面对需求,江苏银行根据纳税情况给予200万元纯信用“苏农贷”。在这笔贷款的支持下,该公司繁育的水稻种子“晶两优”实现亩产增收6%-8%,小麦品种“淮麦33”亩产增收8%-10%,带动周边农户近千人就业创收。

“农为国本,种铸基石。”江苏银行集中优势资源,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建立种业客群广覆盖多合作长效机制,广泛覆盖种业科研、繁育、贸易全产业链各层级各类型客户,根据不同类型种业企业的自身特质以及资金运转周期化特征,精准“滴灌”种业产业链细分领域,支持种业高质量发展。

这是江苏银行“融旺乡村”系列产品支持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农业贷款一定要充分考虑不同农户、农业企业对资金需求的个性化,需要‘接地气’的金融产品。”江苏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体制,江苏银行以项目贷款、反向保理、供应链贷款等方式支持了江苏海容生态农林、银大农业科技、恒兴园林绿化等一批种苗企业做大做强。

数据显示,围绕江苏11个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166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该行服务优势产业、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9月末,全行农业产业贷款余额523亿元,比年初新增95亿元,增速22.1%,占涉农贷款比重25.7%,较年初提升1个百分点。

打通“微循环”,

美丽乡村建设增“绿”添“彩”

徐州市丰县的集体建设用地退出复垦项目共涉及8个乡镇、改善农村居民14902户约52000人。为了满足项目进展所需的资金支持,仅2021年,江苏银行投放了2.2亿元,助力丰县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农村整体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

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大工程,工期长、涉及面广,投入大、回报慢。江苏银行发挥省属法人金融机构的优势,通过助力全省乡容村貌改善和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以联建企业为服务主体打通村级产业微循环,推动美丽乡村见成效。

数据显示,该行一方面支持土地整理、农房改善、农民进城入镇和安置房等项目,满足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资金需求,累计投放美丽乡村贷款82.5亿元。另一方面,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加大对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四好农村路”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领域的金融支持,投向农田基本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贷款88.2亿元。其中,仅建湖县农房改善、阜宁县美丽乡村康居工程两个项目,就惠及45个村镇,搬迁农户近1万户。

“我们推出了‘金融顾问制度’,用好省‘万企联万村 共走振兴路’金融服务管理平台,确保各级联建项目对接全覆盖、服务多样化、联系常态化。”该行相关人士说,截至6月末,已对接项目2528个,落地授信624个,贷款余额近30亿元。

夯实数字化基底,

科技赋能金融提质效

数据时代,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近年来,为了提升客户体验,江苏银行创新线上服务模式扩展触达边界,实现了授信业务线上办理、资金随借随还、客户跟踪服务。同时,还创新e融支付工具,实现全省农村产权交易线上化,服务覆盖13个地市100余家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和1000多个乡镇、街道,线上交易累计超15万笔、20亿元,有力支持了全省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推广。

夯实数字化基底,才能不断提升金融产品及服务的综合性、便利性、可得性。重点产品迭代升级。8月25日,江苏银行徐州分行成功落地全国首单“ESG表现挂钩贷款”业务,为徐州八仙过海旅游有限公司“龟山云创文旅小镇科普馆项目”发放贷款3000万元,预计贷款期内将实现碳减排量60万吨,节省融资成本100余万元。

据介绍,该行加强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报系统”对接,运用农业农村大数据为农业主体提供方便、快捷的数字化金融服务。探索拓展“数字乡村”场景,启动实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推进数据采集、服务下沉,以更多数字化手段丰富乡村振兴解决方案。

数据显示,2021年9月末,江苏银行涉农贷款余额2032.5亿元,较年初新增294亿元,增速16.9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增速近5个百分点,对全省乡村振兴信贷支持的贡献度持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