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江苏省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睢宁农业生态循环变废为宝
发布时间:2021-04-29     浏览次数:     来源:新华日报
 

“姑妈,我们这里‘丑小鸭’变成‘金凤凰’了,‘五一’假期您一定要回来看看呀!”近日,睢宁县魏集镇王圩社区的李范强通过电话,高兴地向远在北京的亲人介绍家乡的巨变。

以前,王圩社区房前屋后到处是垃圾,遇上下雨天,路上随处可见被雨水冲出来的畜禽粪便。现在,社区里环境有人管理,水泥路干净整洁,房前屋后或种蔬菜,或种果树,绿色藤蔓爬满了院墙,仿佛一幅迷人的田园山水画。

睢宁是苏北农业和畜禽养殖大县,每年产生农作物秸秆116万吨、人畜粪便100余万吨、农村易腐垃圾1.8万吨。近年来,睢宁县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先后投资1.7亿元,建成37个沼气站,沼气厌氧发酵装置总容积4.9万立方米,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体系,被列入2020年中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

随着农业集约化、养殖规模化、居住集中化,睢宁因地制宜推动规模化沼气项目落地开花。

魏集镇2017年就开始试点建设镇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体系,现已建设易腐垃圾“阳光房”6座,投放农户垃圾分类桶近2万余只,配置6辆垃圾分类运输车,形成了“户分类投放、村分拣收集、镇回收清运、有机垃圾还田”镇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体系。目前,魏集镇垃圾清运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秸秆太阳能沼气项目成为新型农村社区的标配,不仅解决了居住区内的餐厨垃圾、厕所粪污及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问题,还让群众用上了价廉质优的清洁能源。

“沼气项目投运,有效治理了污染、改善了农村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顺应了建设生态家园、实现农业经济良性循环的必然趋势。”睢宁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韩超说。

睢宁已建成82个新型农村社区、28万人搬进新居,不仅方便集中供气,也为利用沼渣、沼液发展有机农业腾出更多空间。姚集镇高党沼气站以沼气工程为枢纽,将周边畜禽粪污变废为宝,生产绿色有机肥料,提供给周边农田及生态园区使用。年消化利用畜禽粪污约6500吨、农业废弃物约400吨,年产沼气约37万立方米,可满足高党社区660户居民使用,同时年产沼液沼渣有机肥料约2万吨。

“早起鸟鸣瓜果香,入夜蛙叫空气鲜——这就是最好的生态。”睢宁县副县长李曙光说,河水变清,处处见绿,推开窗户就能看到宜人风景,这样的乡村才能吸引人。

坐落于官山镇的徐州永浩牧业有标准奶牛圈舍5.4万平方米,年存栏奶牛3300头,每年产出的1.8万吨干粪全部由官山镇畜禽废弃物处理中心加工成有机肥。每天干湿分离后的200吨粪便污水用于制沼气发电800千瓦时,每年可产生近15万元收益。“公司又流转了附近村340亩土地种莲藕,800亩土地种植水稻、小麦,这样基本上能消纳沼液,形成生态循环种养。”永浩牧业负责人陆永德说。

“粪污不过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我们的猪粪‘香’着呢!”官山镇畜禽废弃物处理中心项目负责人岳喜云告诉记者,该中心一年可处理30万吨畜禽动物粪便和菌渣,产出高品质有机肥10万吨,年销售额2亿元,2019年还与岳店村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合作。“以前秸秆没人要,现在变成宝贝了,合作当年就增加村集体收入50万元左右。”村民任树文高兴地说。

魏集镇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200亩,利用高浓度沼液作为液体肥浇灌稻麦田,实施零污染生态绿色有机农业养殖模式。目前全县规划发展20万亩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基地,经测算,平均每亩地可增加4000元收益。当地经济林木以楸树、无絮杨为主,以官山镇为例,利用沼渣沼液测土配方发展楸树种植3000亩,一年后成苗销售,年产值达9000万元。

睢宁正在建设4个粪便处理中心,建成后每年可产出26万吨粪便有机肥,将按照“自用为主+余量外销”方式,由镇农业公司统一收购,合理分配至各村集体合作社发展“沼肥-稻(菜)”等有机农业示范项目,每年可用于50万亩绿色有机农业发展。余量沼渣则按每吨400元上市销售,真正实现“变渣为宝”。

该县37个沼气站每年可通过集中供气、余气发电和沼渣销售创收1.3亿元,带动300人就业,人均月工资2000元左右。魏集镇湖畔槐园沼气项目每年通过供气和销售有机肥可获利90万元,村集体每年按比例分红超18万元,带动10余户村民就近就业。

目前,睢宁县已建成的沼气站可满足5万户群众用气需求,年底将再增加2万户。农户使用沼气比使用液化气每月可节省30元。

睢宁县委书记苏伟说,睢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三园”即农业大花园、农村大公园、农民大乐园建设,抓好抓实乡村振兴,聚焦聚力生态立县,实现生态产业多重覆盖,让群众端起“绿饭碗”、吃上“生态饭”、鼓起“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