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青春四进建功乡村”江苏青商企业“乡村行”走进盐城暨共青团助力“万企联万村”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盐成功举办。来自省青商会、常州青商会、盐城青商会的青年企业家,部分乡镇、村居代表,“新农菁英”代表等170余人相聚盐城,共绘盐城企镇村合作的美好蓝图。活动现场,20家青商企业和20个村集体代表一一结对,签订村企合作协议。
实施“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是省委、省政府立足“三农”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着眼如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势而为开启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的重大部署,是推进工农互补、城乡互补的重要抓手。
行动部署后,盐城市迅速开展项目编排,积极搭建对接平台,建立市级抓统筹、县区抓落实、镇街和部门抓对接的工作机制,全方位联、全产业链建、全市域推进,村企联建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全市参与联建的村企达739组,签订合作意向572个,意向投资额210亿元。“青春四进建功乡村”江苏青商企业“乡村行”是团省委联合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积极响应“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部署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以村企联建项目为纽带,把新模式、新理念、新创意带到乡村,把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资源注入乡村,汇聚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青春合力。
盐城市各级团组织按照部署要求,迅速对接乡村和省市青商企业,从“技术+、互联网+、工业+、文旅+”四个方面,给出青商企业进乡村的路径图,助力村企开展项目合作。在前期充分摸排、对接的基础上,省市20家青商会企业与盐城市20个村集体代表签订村企合作协议。
此次签约项目涵盖规模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农旅融合、镇村工业、农村电商销售、品牌文化提升等6个领域,而且投资主体均为80后、90后的新生代青年企业家和青年创业者。这些项目有的通过直接解决劳动力就业增加村集体收入,有的通过帮助镇村提升内在软实力促进乡村振兴。“和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的成功签约,将为我村‘芦歌笋语’项目向农产品深加工的转型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我们非常期待后续的合作。”东台市溱东镇周黄村党委书记费圣宏激动地说,下一步,将在工业发展为主的基础上,同步推进农业朝着规模化、现代化、智慧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百姓增收。
村企合作要找到双方利益的结合点和共振点,才能促进优势和资源的深度融合,从而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
建湖县恒济镇建河村不仅风光秀美、景色宜人,而且有特色产业支撑,百姓生活富裕。如何将玻璃工艺品加工产业与乡村旅游业结合起来,打造特色乡村旅游景点,走生态绿色旅游发展之路,是该村一直在探索实践的课题。
而江苏创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优势在于具备丰富的旅游目的地项目开发经验,能够为建河村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多方位支持。在深入调研考察后,该公司决定与建河村“联姻结亲”,合力打造恒济文旅小镇。据悉,该项目投资额约3000万元,预计9月份落地。“盐城深厚的产业基础、优质的生态资源、独特的地理区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广阔前景,让我们觉得投资盐城大有可为。”江苏创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伟说,“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建河村会被打造得更有魅力、更具影响力,老百姓的生活也会更加多姿多彩!”
为推动更多村企“先行建立联系”“共谋未来发展”,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城乡融合的更多可能,活动期间,10家省青商会企业同全市10个镇街现场签订结对联建框架协议,将围绕美丽乡村、产业扶贫、壮村富民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让企业在“联”中看到商机,让乡村在“联”中得到实惠,让青年在“联”中收获成长,为盐城乡村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盐城团市委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围绕省市委“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及团省委“青春四进建功乡村”行动部署,精准对接需求、整合各方资源、推动项目落地,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共同奏响村企合作的“青春乐章”,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