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牵线搭桥,企村“自由联姻”。6月22日,省委组织部等8部门联合开展的“万企联万村 共走振兴路”行动实施意见出台,全省各地开展企村对接推介,以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为基础,推动村企之间多领域、全方位的合作。
在省市区的领导和要求下,南京市六合区雄州街道积极搭好企村间联接的桥梁,实现两类主体优势和资源的深度融合,扎实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8月26日上午,雄州街道“万企联万村 共走振兴路”行动企村对接暨项目签约、开工活动举行,一系列优质项目的落地,为雄州街道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企村项目现场签约、部分项目签约即开工
拓宽“产业链”,打造“人才链”
所谓“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就是动员万家经济实力较好的企业、商会、协会等社会力量和实力基础较为薄弱、自我发展能力相对不足的村联建发展,推动企业转型需求与乡村发展需求有机结合,将企业的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理念等现代生产要素注入乡村,将乡村资产、资源、生态、文化等要素融入企业,建立村企联业联责联心的长效发展机制,实现村企共同建设、共同发展、共同受益。
该行动开展以来,六合区上下紧紧围绕“一年打基础、两年有发展、三年见成效”目标,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加强内联外引,积极盘活资源,加快自身发展,推动持久互惠共赢,打造企村联建典范,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区共梳理出重点项目87个,总投资金额99.1亿元,其中已签约项目86个,开工项目12个。
作为六合区经济发展的“主心骨”,雄州街道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主动作为,大力推进“万企联万村”工作,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推动村企互联互补、合作共赢,形成多主体参与、多业态打造、多要素集聚、多种功能价值共同实现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此次企村对接活动中,28个企村项目涉及党建、大数据、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等行业领域。街道在项目引入中立足于发展实际,不仅拓宽企村“产业链”,也积极打造“人才链”,将联接的触角延伸到科技、人才、文化、党建等方面,呈现出一些特色亮点。
雄州街道首创室内项目签约与室外开工仪式相结合的形式,签约实体项目总投资约22亿元,都是打基础、利长远、蓄后劲的产业项目。从联建主体上看,有民企、国企、外企、混合所有制企业,主体多元,生动实践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从联建内容上看,有党建、制造业、大数据、公共服务、创业基地、现代农业等,领域众多,生动实践了“四新”行动的要求;从联建前景看,涉及科技研发、总部经济、产业孵化器等,定位高端,生动实践了探索新发展格局的部署。
签约和开工项目涉及10个村,契合各村资源禀赋、功能定位、发展需求,达到了“村村有结对、村村有项目”的要求,完成了省市开展此项工作的部署。其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车辆工程系党支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系党支部、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党总支、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资源遥感与生物生化党支部,分别与高余社区、山北村、钱仓村、红光村进行党建共建。这4个党建共建项目,由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结对助力,为村级发展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持,必将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推动乡村振兴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前进。
优良发展环境+特色产业优势
让项目“开花结果”村企“比翼齐飞” “万企联万村”,至关重要的是鼓励引导工商资本“走进乡村”,推动乡村优质资源“融入企业”。如何让各大企业愿意把好的资源放在雄州、让好的项目在雄州扎根?雄州街道拥有两大“秘籍”,让优质项目不仅在此“落地生根”,更要“开花结果”。
一方面,街道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想企业之所想,把优质的服务作为项目集聚的硬核保障,让企业在此感受到安心暖心的营商环境。
以需求导向为基。坚持政府搭桥,成立联建工作专班,落实双向对接机制,科学谋划共建形式,细化制定实施方案,引导资本、资金、资源有序流通、高效整合、持续发展、互惠共赢,让村企联建走得更广、更远、更坚实。以成果导向为要。坚持“放水养鱼”,思想再解放、思维再发散、思路再拓宽,接好机遇,用活政策,创新路径,全力推动项目早投入、早建设、早见效,培育农村新经济新业态,实现农民受益、企业获利、乡村振兴。以服务导向为本。坚持加压推进,用好会商、会办、督办等工作机制,以最优的作风、最佳的状态、最大的力度,为联建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另一方面,发展特色产业优势,与企业资源深度融合,发展农业产业类、农旅融合类项目,实现村企“比翼齐飞”。
农业是雄州街道独具一格的特色产业。近年来,街道都市农业发展快速,境内有区级以上农业企业19家、专业合作社35家、家庭农场40家、专业大户214户,形成了粮繁基地、观光农业、特色蔬菜、苗木林果、特种水产五大主导产业。钱仓葵园、岁月静好玫瑰园比邻共生,成为城市文化与农业生产融合的典范。
此次亦有一批与农业紧密结合的项目落地,以新业态、新形势、新技术赋能现代农业发展。比如,南京果润市场管理服务集团责任有限公司与灵岩社区签约“一站式灵岩农贸商业中心项目”,在共同合作的灵汇农贸市场的基础上,计划注册新公司,投入5000万元资金,新上冷链系统、生鲜系统、物流配送中心、儿童城、商贸区、批发区等项目;南京中科植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钱仓村签约的“农创园科技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企业投入1200万元资金,系统打造农业科技园、创业园、产业园及展示与体验馆综合体,切实贯彻“三区三园一体”的农业发展战略,形成具有较强科创实力的农业科技园及品牌特色的产业园,为地方农业发展模式创新、农民经济增收、农产品品牌打造贡献力量;江苏沐野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与山北村签约的“花海园艺田园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投入资金5000万元,占地500余亩,将采用多种创新技术,培育家庭、单位、公共场所所需各色园艺花卉,新上园艺田园项目;南京金牛门窗有限公司与龙虎营村签约的“高效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开工建设,拟建设100亩集花卉种植、蔬菜种植、休闲旅游于一体的高效农业项目……
做强品牌、产业、创新优势
让乡村振兴路径更加广阔
项目的落地只是开始,接下来,雄州街道还将在六合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着重做强三大优势,使“万企联万村”的内涵更加丰富、“共走振兴路”的路径更加广阔。
做强品牌优势。雄州街道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生态资源,要通过企村联建,做好生态文章,展示山水魅力,融贯古今特色,把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优势提升转化为品牌优势,打造地区招商引资的绿色名片。
做强产业优势。雄州是六合的老工业基地,行业门类多、产业基础好,尤其数控机床、机电设备、污水处理、矿业设备等主导产业技术成熟、市场广阔、带动性好,具备了做大做强的潜质,要通过企村联建,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产业能级,壮大产业实力,培育产业集群,实现规模化、可持续发展。
做强创新优势。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推动转型升级,打造未来产业地标,要通过产业基地落户,配套激励扶持政策,政企合力招商引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加速形成以研发中心、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等为主的创新创业生态,吸引更多优质资源向雄州汇聚。